|
 |
水楊根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綱目》。
【拼音名】Shuǐ Yánɡ Gēn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楊柳科植物紅皮柳的根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alix sinopurpurea C.Wang et Ch.Y.Yang.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灌木。小枝無毛;當年枝初有短絨毛,后無毛。芽長卵形或長圓形,初有毛,后無毛。葉對生或斜對生,披針形,長5-10cm,寬1-1.2cm,先端短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有腺鋸齒,幼時有短絨毛,脈上尤密,成葉兩面無毛;托葉卵狀披針形或斜卵形;ㄏ热~開放,長2-3cm,對生或互生,無花序梗,基部具2-3枚下面密被長毛的橢圓形鱗片;苞片卵形,黑色,兩面具長柔毛;腺體1,腹生;雄蕊2,花絲合生,無毛,花藥4室;子房密被灰絨毛,柄短,花柱長0.1-0.2mm,柱頭頭狀;ㄆ4月,果期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000-1600m的山坡灌木叢中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【性味】苦;性平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;消腫定痛。主乳癰;金瘡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各家論述】《綱目》:治乳癰諸腫。生擂貼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