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水枇杷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廣西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Shuǐ Pí Pá
【別名】水牛奶、紅毛樹(《廣西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獼猴桃科植物水東哥的根。秋、冬采收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灌木或小喬木,高1~5米。幼枝密被銹色鱗片狀粗伏毛,老時(shí)脫落。葉紙質(zhì),闊橢圓形、長(zhǎng)圓形或倒卵狀長(zhǎng)圓形,長(zhǎng)10~28厘米,寬4~11厘米,頂端急尖或短漸尖,基部闊楔形或鈍,邊緣有細(xì)刺狀小鋸齒,側(cè)脈海邊12~20條,幼葉上面疏被鱗片狀粗伏毛,葉脈上有鱗片狀粗伏毛,下面更密,老時(shí)減少或無毛。聚傘花序小,具總花梗,腋生或在老枝條葉痕的腋內(nèi)長(zhǎng)出,有花數(shù)朵;花紫紅色或粉紅色;萼片卵形;花瓣基部合生,上部向外反折;花絲短;子房卵形,花柱上部具3~5)分枝,柱頭頭狀。漿果近球形,有白色乳汁;種子多數(shù),有洼孔;ㄆ3~7月。 本植物的葉(水枇杷葉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谷、溪邊或林下陰濕處。分布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【性味】《廣西中草藥》:微苦,涼。
【功能主治】 ①《廣西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止咳,止痛。治風(fēng)熱咳嗽,風(fēng)火牙痛。 ②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治小兒麻疹,風(fēng)濕冷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