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石膽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滇南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Shí Dǎn Cǎo
【別名】生扯攏、石花、巖指甲、鎮(zhèn)心草(《云南中草藥》),石荷葉、石蝴蝶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石蓮花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苦苣苔科植物石膽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多年生常綠草本,高10~20厘米。須根黃褐色。葉基生,成圓墊狀平鋪于巖石上;葉倒卵形,長4~7厘米,寬2~3厘米,先端圓鈍,基部漸窄,邊緣波狀,有粗鋸齒,葉脈羽狀,上面深綠色,被長毛,下面色較淡,密被長絲毛;葉柄長2~2.5厘米;ㄇo數(shù)個,從葉叢中抽出,長6~9厘米,聚傘花序頂生;花淡藍色;花萼小,5裂;花冠管圓柱形,頂部2唇形。蒴果狹長,2瓣裂;內(nèi)有細小種子多數(shù);ㄆ谙、秋。
【生境分布】多生于溪邊或山坡的陰濕巖壁上。
【性味】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苦辛,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①《云南中草藥》:活血解毒,消腫止痛。治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亦白帶下,心悸,跌打損傷,刀傷,瘡癰,頑癬。 ②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清熱解毒,除濕。治濕熱痹癥,腮腺炎,咽喉腫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搗敷,研末撒或吹喉。
【附方】治咽喉腫痛:石花研末吹喉,每用一分,或加凍青葉外敷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