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鋪山燕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拼音名】Pū Shān Yàn
【別名】金鎖匙、角羅風、金耳環(huán)、紅雞刺藤吊燈籠、胡頹子、燈吊子、吊中子藤。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胡頹子科植物雞柏紫藤的根和莖、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laeagnus loureirii Champ. 采收和儲藏:根及莖葉全年均可采,切片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雞柏紫藤 常綠灌木,直立或攀援,高2-3m。無刺,幼枝密被銹色鱗片,老枝深黑色。單葉互生;葉柄褐色,長8-15mm;葉片紙質或薄革質,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,長5-10cm,寬2-4cm,先端漸尖,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,上面淡綠色或綠色,有凹下斑痕,下面棕紅色或褐黃色,密被鱗片;ù螅稚蜾P色,外面被鱗片,常數(shù)朵簇生于葉腋短小枝上,花被筒鐘狀,長10-11mm,喉部壓扁后寬5-7mm,上部4裂,裂片長5-7mm;雄蕊4,生于喉部,花絲長1.5-1.6mm;花柱細長,無毛。果實橢圓形,黃綠色,被褐色鱗片,長15-22mm。花期10-12月,果期翌年4-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2100m的丘陵或山區(qū)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酸;澀;微溫
【功能主治】止咳平喘;收斂止瀉;祛風活血。主咳嗽氣喘;咯血;胃痛;腹瀉;慢性肝炎;風濕痹痛;慢性骨髓炎;急性睪丸炎;瘡癬;痔瘡腫痛;跌打腫痛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根9-18g,莖葉30-60g。外用:適量,研末撒或煎水熏洗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