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大接骨丹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云南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Dà Jiē Gǔ Dān
【別名】水東瓜、水五加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水冬瓜、接骨草樹(《云南中草藥》),清明花(《貴州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山茱萸種植物齒葉叨里木的根、花、葉。秋季采葉,夏季采花,冬季挖根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小喬木,高3~5米。枝圓柱形,灰褐色,具皮孔,質(zhì)脆,心空,節(jié)膨大;芽大而明顯,常帶紅色,單葉互生,葉片掌狀7淺裂,長10~15厘米,寬10~18厘米,基部心形,裂片闊三角形,邊緣祖鋸齒,葉脈掌狀分枝,上面稍有短毛;葉柄長7~15厘米,基部鞘狀抱莖;▎涡,雌雄異株,為開展稠密的圓錐花序,花淡黃色;雄花萼5裂;花瓣5,內(nèi)向鑷合狀排列;雌花無花瓣。核果;有種子3~4枚,花期初夏。
【生境分布】栽培于村邊路旁,或林緣。
【性味】《云南中草藥》:苦辛微麻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 活血祛瘀,舒筋接骨。治骨折,跌打損傷,干血勞傷,扁桃腺炎,哮喘。 ①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根:搗爛外敷,消傷腫,接骨;浸酒內(nèi)服,可舒筋活血。 ②《貴州草藥》:根皮、花、葉:調(diào)血,接骨,補虛,解熱,平喘。治骨折,婦女干血癆,扁桃腺炎,哮喘,跌打損傷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根、花煎湯,3~5錢。外用:搗敷或研末吹喉。
【附方】 ①治跌打損傷:水東瓜五錢,地蜂子五鐃,酸漿草一兩,大鵝兒腸五錢,紅牛膝五錢,鐵筷子五錢。泡酒一斤,每服一兩,日服二次。 ②治跌打瘀血不散:水東瓜、牛膝、木瓜、松節(jié)。泡酒內(nèi)服。 ③接骨:㈠鮮水東瓜根皮,巖冬青枝尖。搗爛敷患處,日換一次。㈡水東瓜一兩,巴巖姜一兩,野葡萄根一兩。共搗爛敷傷處。(選方出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