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構(gòu)皮麻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。
【拼音名】Gòu Pí Má
【別名】九得藤、狗額藤、谷沙藤、斑沙藤、藤葡蟠、黃皮藤、剝皮藤、杉皮藤、乳藤草、皮藤、植皮、紙皮、細葉構(gòu)皮柴、谷皮藤、藤鉤、野構(gòu)樹、野構(gòu)桃、山樹藤、皮樹花、野桑葉、棉花藤、醬葉樹、尖葉楮皮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?浦参镄(gòu)樹的全株或根、根皮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. Et Zucc.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剝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落葉灌木。枝顯著地伸長而呈蔓生,有乳汁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 l-2cm;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3-13cm,寬2-5cm,先端漸尖,基部心形或近心形,有2-3個乳頭狀腺體,不裂或2-3深裂,上面綠色,被伏毛或近無毛,下面淡綠色,被細柔毛,邊緣有細鋸齒;基出脈3條;▎涡,雌雄同株;雄花序為圓柱狀葇荑花序,長l-1.5cm;雄花花被4裂;雄蕊4;雌花序為頭狀,直徑 4-6mm;雌花具短;蚪鼰o梗,花被管先端有2-3銳齒;子房倒卵形,花柱近側(cè)生,柱頭線形。聚花果球形,直徑0.7-1cm,肉質(zhì),成熟時紅色。小核果橢圓形,表面有疣。花期4-月,果期5-6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200-1700m的山地灌叢、溪邊路旁或次生雜木林中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長江中下游以南各地及陜西。
【化學成份】根皮含小構(gòu)樹醇(kazinol)C、D、E、F、G、H、K、J、L、M、N、P[3]楮樹黃酮醇(broussofla vonol)[4]。
【藥理作用】小構(gòu)樹葉子的丙酮提取物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長的活性作用,而對丁香假單孢菌作用[1]。
【性味】甘;淡;性平
【歸經(jīng)】肝;腎;膀胱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除濕;散瘀消腫。主風濕痹痛;泄瀉;痢疾;黃疸;浮腫;癰癤;跌打損傷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0-60g。
【各家論述】金華《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》:祛風活血,解毒利尿。治風濕痹痛,腹股溝淋巴結(jié)炎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 |
|
|